周正这不是自辩疏,是上奏关于辽东的。
他首先建议改革辽东的管理体制,权责分明又统一的七人巡抚衙门,集权制衡,打击贪腐,建立清晰的军队招募,组建,训练,指挥,作战制度,军饷发放,核查机制;继而是在辽东设立三道防线,进可攻退可守;后是加强对建虏的监察,渗透,情报收集;最后是军饷来源,周正建议一是军垦,二是商税,稳定辽东方方面面,让朝廷不被辽东拖累,集中精力解决关内的各种问题。
天启认认真真的看着,一遍,两遍,三遍。
不知道过了多久,他缓缓合上奏本,表情晦涩变幻。
李实没看周正的奏本,但观察着天启的表情,心里突然咯噔一下,预感不好。
天启随手拿过茶杯,却没有喝,目光静静的看着门外,道:“李实,你说,首辅他们真的是一心为朕,为朝廷,为我大明吗?”
李实没看到周正奏本的内容,却看到了内阁票拟的‘兵部详细’四个字,神色不动的躬身,谨慎的道:“陛下,元辅老成谋国,夙兴夜寐,当然是一心为了万岁爷。”
天启顿时冷哼一声,送到嘴边的茶杯又放下,神色冷漠的看着周正的奏本,片刻道:“他们不是想拖吗?朕就让他们拖,周征云这道奏本送去通政使司,公开。”
李实不知道周正奏本里写了什么,但天启的态度十分明显,那就是对内阁,对首辅黄立极不满。
一个内监跑过来,一脸紧张接过奏本,急匆匆的跑出去。
‘看来,周正真的是进入帝心了。’李实神色漠然,心里却十分警惕。如果周正被天启记住,并且心里有了某种想法,他就要小心谨慎了。
天启看着那内监走了,或许是预想到后面将要发生什么,脸上不禁露出一种快意的笑容,再次拿起茶杯喝了口,继续批阅奏本。
现在大明是多事之秋,不知道每天有多少奏本,但内阁票拟大部分内容都是‘伏请圣裁’、‘恭请圣断’、‘某部详议’、‘某日廷议’等等。
实则上,也就是推脱,向上推脱,向下推脱,推脱不了才一群人硬着头皮共担。
天启看了十几本,又看到了一本弹劾奏本的,严格来说,是两本。
一本是弹劾周正,另一本是证据。
——李恒秉的奏本。
天启现在已经厌烦别人弹劾周正了,还是皱眉看完,而后又拿起那道盖着周正监察御史大印的公文。
天启皱着眉头,看着两道奏本,默默一阵,道:“李实,湖州那边的案子,监察御史一般会怎么做?”
李实提督苏杭织造,湖州府也是丝绸大府,自然也在范围内。他看着天启的神色,心里微动,面上如常的侧身道:“回万岁爷,如果是一般案子,地方上就能判决。如果是重案,需要送入刑部复核。如果案子有问题,都察院会派监察御史去地方巡查,有冤伸冤,无冤定案。”
“现在是什么模样?”天启又道。显然,他也知道,这些是规矩,但朝廷各部门早就不安规矩行事了。
李实已经看到这是弹劾周正的奏本,瞥着天启的神色,心里若有所思,道:“现在一般是送入刑部或者大理寺复核,而后转去都察院,盖上监察御史大印,结案了案。”
天启明白了,合上李恒秉这道弹劾奏本,道:“留中吧,今后凡是弹劾周正的,一律留中,也不要拿给朕看了。”
不远处一个内监转过身,应声道:“奴婢遵旨。”
天启说完,忽然转向李实,道:“对了,周征云还在诏狱吗?”